近些年,全球范圍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量中光伏占比超過風電等位居首位,光伏新增裝機量增長率也明顯快于風電等清潔能源,因此光伏行業未來還將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全球范圍內的光伏補貼正在退坡,2020年作為中國最后的光伏補貼之年,國內光伏市場將迎來“終極搶裝”。我國光伏產業經歷政府高額補貼,美國及歐洲“雙反”,國內“5.31光伏新政”等事件影響,十年來光伏裝機量雖然節節攀升,但目前也面臨著國內電力需求增速放緩、產能擴張過快、海外市場高額征稅等問題影響。
1、美國:全球新增及累計光伏裝機量位居第二位
2019年,美國太陽能新增裝機量占美國能源新增裝機總量的近40%,是該行業歷年以來最大份額。2019年,美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3.3GW,比2018年增長了23%,其中戶用光伏新增裝機創紀錄達到2.8GW。目前美國累計光伏裝機已經達到77.7GW。
Wood Mackenzie預測,2020年的年增長率為47%,預計裝機量將達到20GW,在投資稅收抵免到期之前,2021年年裝機量在20.4GW,未來五年,美國光伏總裝機容量將翻一番以上。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屋頂太陽能和四分之一的非住宅太陽能將配備儲能。
2010年至2013年,美國聯邦政府對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補貼從88美分/瓦時降至67美分/千瓦時;2016年再降至10美分/千瓦時。
隨著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的擴大,美國聯邦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總額大幅度增長,從2010年的86億美元增至2013年的132億美元。美國對于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主要有“投資稅賦減免”(ITC,減免投資者設備成本30%的稅賦)和“產品稅賦抵免”(PTC,每使用一度可再生能源發電可獲得0.022美元的稅賦抵免)兩種形式。2015年12月,美國國會決議將原定2016年底結束的太陽能投資減稅優惠(ITC)延長5年,直至2021年底。
根據美國能源部太陽能技術辦公室最新發布的2020財年資助計劃(SETO2020),美能源部將投資1.255億美元用于推進太陽能技術研發,以期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在此基礎上,資助計劃還將重點關注太陽能和儲能技術的結合、電網安全保護、太陽能微電網、農業光伏等多個領域,致力于解決當前美國光伏行業面臨的新興挑戰。
2019年底,美國光伏行業協會對于稅收減免(ITC)延期的請求剛剛被駁回,自2020年1月1日起,稅收減免額度將從此前的30%下調至26%,美國太陽能行業將因此承受更高的稅賦。
2、西班牙:歐盟新增光伏裝機量最多的國家
坐擁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是歐洲光照資源最好的地區,2019年西班牙新增裝機量4.7GW,成為歐盟地區新增裝機量最多的國家。截至2019年,西班牙累計光伏裝機容量為11.83GW。據2017年全年數據統計,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例為33.7%,其中光熱發電占比2.2%,光伏發電占比3.2%;風力發電占比最高,為19.2%;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分別7.3%和1.5%。
西班牙在2013年取消了按千瓦時支付電價補貼的做法,采用市場交易模式代替上網電價,光伏電站在沒有國家補貼情況下,通過現貨市場售電或者簽署5-15年的購電協議(PPA)實現電站運維盈利。
西班牙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提高到120GW,且主要來自風電和光伏。計劃到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8.409GW。2030年,西班牙74%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需求的41%。到205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50-60GW。此外,西班牙還計劃將儲能項目增加至6GW。
3、德國:補貼退坡導致新增裝機量增速放緩
德國是最早實現光伏平價上網的國家之一。這是由于在2000年,德國頒布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案(EEG),通過高額的補貼來推動德國光伏的發展。良好的政策讓德國在2001年-2013年這十幾年間光伏裝機量達到35.7GW。2012年左右,德國就實現了平價上網。但隨之帶來的問題也非常多。大量光伏裝機加重了民眾的用電負擔。2000-2013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從每度電0.20歐分提高到了5.28歐分,占居民電價比例從1.4%提高到18.5%。2019年德國的電力可再生附加費現在已經突破了6歐分/千瓦時。也就是說,德國的電力用戶每用1千瓦時的電力,需要支付6歐分/千瓦時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默克爾政府自2013年以來不得不加速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價競標機制的實行,取代固定補貼電價,以抑制不斷上漲的終端電價。由于終端電價上漲幅度被抑制,打擊了光伏投資熱情。
2010-2013年間,德國每年新增光伏裝機達到7GW。然而在2015年,德國光伏新增裝機僅為1.3GW左右。
這里包含了很多的原因。例如,德國實現平價上網之后補貼政策無法停止,不存在百分之百自用電,剩下光伏發的電40%還是要賣給電網,所以補貼政策還是必須要執行,而繼續執行還是一樣,靠消費者繼續買單。同時,電網的負荷很大,德國可再生能源有些時段夏天的發電高峰會達到80%,有的時候會實現100%,它對電網的壓力非常大,也擠壓了傳統能源的利益,傳統能源不能關閉,還是要維持平常的負載??稍偕茉从衷跀D壓傳統能源的利益。另外電價漲得太快了,每個月消費者繳的電費非常多,抗議的增多使得德國光伏在平價上網后增長緩慢。
2018年,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光伏市場,新增并網光伏裝機量2.96GW,達到5年來最高水平。2019年德國新增裝機量3.94GW,德國累計光伏發電量在2019年底達到49.78GW,但這距離政府52GW太陽能補貼上限仍有2.2GW的較小差距。
4、英國:進入無補貼時代,光伏發展緩慢
截至2019年底,英國累計光伏發電容量達到13.35GW。統計數據還顯示,2019年可能是英國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產業發展最慢的一年。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在其月度光伏發電部署統計中報告,去年僅有233.4MW的新增太陽能發電量并入電網。這一結果顯著低于2018年記錄的297.1MW并網裝機容量。而2017年和2016年,年度新增發電量分別達到949.3MW和2.18GW。
英國的上網電價和上網電價補貼政策于2019年3月31日結束,英國正式進入無補貼時代。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公布了一項“智能并網保障”新政策以取代上網電價政策。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詳細說明了保障政策的實際運作方式,規定所有大型能源供應商必須為小型光伏電站的并網發電付費。保障政策規定,所有大型能源供應商(定義為擁有超過25萬名客戶的能源供應商)需為光伏電站的每千瓦時并網發電付費。英國政府計劃將定價權留給這些供應商。但是,所有上網電價必須大于零。在采用負價格模式時,供應商沒有向消費者收費以收回成本的資格。大型供應商們將被迫提供至少一種上網電價,但是它們可以確定合同的期限。小型供應商將自愿加入該機制,但適用與大型供應商一致的運營要求。
5、日本:補貼價格下調,裝機量不斷下滑
日本光伏市場的高峰期是2015年,新增容量達到10.8GW。這個數字從2015年起每年都在下降。2019年,日本新增光伏裝機量7GW,累計裝機量63GW,位居全球第三位。
經歷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引發“福島核事故”之后,日本政府和民眾開始更加重視發展光伏等安全的清潔能源,減少對核能的依賴。2012財年日本經濟產業?。∕ETI)通過“支持引進住宅光伏系統的補貼措施”、“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補貼政策(FIT)”以及“引進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作為部分恢復措施的補貼計劃”等支撐項目或措施來推動光伏電站在家用住宅和工商企業屋頂的普及。同時,日本政府對太陽能補貼價格連續下調,相關企業破產案例持續增加。從而令那些以2011年“3.11”日本東北部大地震為契機、搶入太陽能產業的企業相繼退出市場,甚至連行業頭部企業也都開始變賣光伏資產減負。
2018年7月3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最新制定的“第5次能源基本計劃”,要在2030年實現把可再生能源發電在總發電量中所占比例提高到22%-24%的目標,其中光伏發電做為日本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約占總體比7%左右。
2019年日本計劃對小型商用太陽能系統削減22%補貼。具體而言,日本經濟產業省提議將日本的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削減量提高到另一個臨界點,即對小型商業光伏電站支付的FiT從18日元/千瓦時(0.165美元)減少到14日元。同時,對于容量超過2兆瓦的項目FiT(上網電價補貼)削減政策也將在2019下半年生效。
與行業相匹配的先進光伏設備制造商也在中國穩定成長,好幫手自動化(HBS)研發的最新產品HBS-CH1800型9柵線166mm電池片全自動串焊機,將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企業生產成本降低5%以上,降本增效效果明顯,為光伏發電的發展和平價上網助力。